栏目分类
PRODUCT CENTER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时代金属 > 新闻动态 > “拼音之父”周有光:112岁仙逝,不吃补品不运动,长寿秘诀有3点

“拼音之父”周有光:112岁仙逝,不吃补品不运动,长寿秘诀有3点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6:53    点击次数:79

上帝太忙,把我给忘了......”

这句玩笑话出自我国著名“汉语拼音之父”周有光之口。

他经历过晚清、北洋、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四个时期,成为了跨越四个时代的传奇人物。最终在112岁高龄时安详离世。

但谁能想到,年轻时的他其实是个“病秧子”!

他曾患过肺结核,饱受抑郁症的折磨,甚至被医生断言活不过35岁。

许多人猜测他一定是依赖了保健品,但实际上,他的长寿秘诀可能源于三点简单的生活习惯......

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【人民网】【政协网】等(截图附在文章末尾)。为提升文章可读性,细节可能存在润色,请理智阅读,仅供参考!

2015年1月13日,周有光迎来了自己的110岁生日,周老容光焕发、面色红润,眼不花耳不聋,甚至还能自己下楼,完全看不出是一位百岁的老人。

周有光出生在江苏,由于家庭贫困,他从小就体弱多病,医生都断言他活不过35岁。

展开剩余88%

面对生死,周有光非常不服输,渐渐地他不再避讳生死,而是一门心思投入到了学习中。

17岁那年,他进入了一家免费的师范学校学习,但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,他决定去当时被认为最好的学校圣约翰大学。

然而200多块的学费却难倒了他,还是三姐的同事觉得这个小伙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,不惜当掉嫁妆为他凑足了学费。每每谈及此事,周有光都非常感激。

前:张元和、顾传玠 后:张允和、周有光、沈从文、张兆和

而周有光也确实相当争气,进入大学后,他如饥似渴的学习经济学和语言学。

后来,他还去了光华大学继续学习,毕业后,他又前往了日本深造,师从经济学家河上肇。

而他在经济领域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,回国后,他就在一所学校教授经济学,并一步步成为了复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。

周有光的“长寿之道”

1955年,周有光敏锐的察觉到汉字改革的契机,于是他果断转行到了文学领域,开始汉语拼音的深入研究。

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,发现汉语拼音也应当是有规律的,随后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汉语拼音制定工作中。

最终研发出了一套规范的汉语拼音方案,更加方便了汉字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。

同时他还出版了不少关于拼音和文字改革的书籍、论文等著作。

他也因此被称为“现代汉语拼音之父”。

面对别人的称赞,她总是笑呵呵的说:不只我一个人的功劳,是众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
或许正是这份豁达、谦虚,让他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。

学无止境,保持好奇

周老先生始终没有停止对知识的追求,即便退休了,他依然致力于文学研究,坚持阅读和写作,始终保持思维的活跃。

他常说:“活到老,学到老。”而且周有光对待学术问题非常严谨,且毫不避讳别人的批评。

他曾经以自己的口吻讲述了自己这百年的生活经历和感想,不过他觉得自己的口述难免会有出错的时候,所以他希望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,欢迎读者对他的文章提出批评。

这份执着,正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。

不过,由于常年的用脑过度,他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,患上了失眠,整宿整宿的睡不着。

后来因为某些社会背景,他被下放到了农村劳作,在农村的日子不需要过多的用脑,只需从事些体力劳动,他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放松,心情也变得愉悦了起来。

他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了活力,失眠的症状也有所缓解,在他看来,遇事不必太较真,他甚至将80岁当做人生的新起点来对待。

而他也确实做到了,他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,始终保持着一份学习的心态。

他居然在106岁时,还专门学习了电脑,甚至开通了自己的博客,经常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,完全看不出是一位百岁老人做的事情。

不仅如此,他喜欢尝试任何的新东西,甚至会去了解一些年轻人的流行词语,他会一边思考一边找人讨论分享。

而且他一直保持着写作的习惯,每个月他都会在报刊上发表文章,分享自己的见解,甚至在百岁高龄还出版了著作。

不过仅仅靠这些,并不是他长寿的全部秘密,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。

幸福的婚姻生活

在周有光看来,要想长寿首先要做的就是生活要有规律。

从年轻时,他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睡眠习惯,每晚9点前必定上床休息,早上6点准时起床,确保每天8小时的充足睡眠。

在饮食上,他也非常注重均衡,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,定时定量进餐,经常吃些豆制品和牛奶。

他的妻子张允和也严格遵守这些,两人生活幸福、感情稳定。

1998年,周有光和张允和还被评为了中国百对恩爱夫妻之一,夫妻二人一直非常和睦,而张允和也是活到了90多岁。

夫妻俩的性格非常互补,周有光喜欢喝咖啡、牛奶,而张允和则爱喝红茶、老母鸡汤。

周有光经常写一些理论文章,而张允和则写散文笔。他搞现代化、推广汉语拼音、听西方音乐,她则喜欢唱昆曲、写旧体诗。

但是两人都非常理解对方,一直携手并进,直到2002年,张允和心脏病发去世,周有光目送妻子离开。

为了纪念妻子,他将妻子的房间保持原样,就连窗帘都是张允和喜欢的图案,更是先后出版了《昆曲日记》《浪花集》和《曲终人不散》等多部著作。

简单生活

周老先生特别宽厚,到了晚年的时候,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,长时间坐着听人说话非常费力,但他从来不抱怨,反而非常乐意倾听。

而他也非常欢迎有人前来,能说说话。

周老先生还一直十分注重养生,生活非常简单,每天就是睡觉、吃饭、看书、写文章,同时他坚持三不主义:不立遗嘱、不过生日、不过年节。

2016年12月5日周有光因发烧进医院里住了三周,仅仅20多天就出院回家,即便身体已经非常不好,但他依然乐观的说自己一定要挺过112岁的门槛。

2017年1月13号,他在家度过了自己的112岁生日,结果第二天就与世长辞了。

可以说,周有光的长寿并非依赖任何神秘的养生秘籍,而是建立在他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。

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、积极乐观的态度,就能长寿。

发布于:河南省